随笔——意义与认知

所有的意义问题都来自于人自己的主观意识的认知,即便是自然科学中的客观存在和规律,其“客观”二字便正是相对于人的主观认知来说的,恰足以说明其无法脱离人的主观认知。因此哲学上有大量对自我意识的思考及基于此出发的讨论。但人的认知和意识的本源是什么?本质是什么?它可靠吗?除了直接将其归结于超越界,我们发现这个问题无法得到满意的答案,否则这个世界的所有差异不应存在。这样一来的问题就是人类的一切价值观、成就、道德、定理、规律全部都建立在一片流沙之上。除了神学为之“找到”了一片绝对坚固的地基之外,难以再有其他根基。但这片根基的唯一来源只能是“我相信”,这和人的意识和认知是不相容的。说“我相信”本质上就是让人放弃从认知到“我知道”的过程。
于是,我们反过来思考问题的来源:所谓的意义问题应该是来源于人自己建立主观认知的需要。人产生一种自我意识,并由此建立认知体系,从而满足自我的一种价值感。因此意义的问题便产生了,纷争也就出现了。那么应该怎样对待自我的价值?
这几乎瓦解了自我意识与自由意志,而现代生物科学的研究则全面瓦解了它们,人们没有发现生物信号刺激与反应及随机之外的东西。通过对大脑的研究,研究人员比被研究者自身更早取得了其决策的结果。而对脑裂者研究结果发现负责叙事的半脑对完全不了解的另半脑的行为给出了意义层面的解释——是的,“意义”出现了。这可能给出了意义问题的真相:意义出于自我意识的认知的需要,而这种自我与自由的肯定其实来源于进化的生存选择所产生的生物基因结构。人的自我与自由被解析掉了。
人不再具备这种自我与自由层面的价值时,人工智能凭借其在数据处理方面的优势来取代人类几乎成为了一种必然。

后记

对前面所说的生物学实验的一种反思:在实验中,被实验者头上贴着电极,两手各拿一个按钮,当被实验者按下按钮时,检测人员更早得到了结果。让我们进一步设想:如果一位实验者在实验开始时暗自决定在100秒后按下按钮,并在后续实验中依此进行,那么实际上在100秒时被实验者开始反应,并且按钮在100.5秒时被按下,实验者于100.1秒时“预知”了结果,那么在实验开始时被实验者是否有自由意志?在100秒的时刻上,被实验者开始反应时是否有自由意志?
意义只是出于人的认知需要,并无其他可靠的来源。但是,是否正是这种认知对于意义的需求、对于自我价值的期许造就了人本身的特殊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