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 }

  • 假作文

    |

    假作文题目

    偶然间看到一篇作文题目,说是高考作文,随后知道是假的。作文命题中引述了《庄子.齐物论》中的一段,就命题的引申来说完全偏离了庄子的原意。题目是这样的:

    随笔

    当时正好坐在回家的地铁上,想了一下觉得还挺有意思,就随手记下了。

    我何以归

    影听了罔两的问题后感到很困惑,于是他去请教块直。块直已经知道了影的疑惑,他说:“我本来以为自己是知道答案的,可是听到你问我,我也有些迷惑了。还是等我先去姑射山拜见并请教元真,再来回答你吧。”

    块直在路上遇到了同去姑射山拜见四位先生的帝尧。块直讲述了影的疑惑,并向帝尧请教。尧沉吟了好一阵子,说:“怎么会没有仰仗呢?我所做的也不过是让天下百姓言行有所依循罢了,那些规范人们的也恰是人们能够赖以安身的仰仗吧。”

    块直和尧在姑射山上见到了许由。块直说:“我无法解答影的疑惑,所以来到这里拜见元真,想从他那里得到答案。”许由很惊讶地说道:“你怎么以为在这里会见到元真呢?我也只是偶尔遇到他罢了,即使是从三位先生那里,我也没有听说在哪里能找到元真。”“那您又是在哪里遇见元真的呢?”块直问。“一次在鹪鹩栖息居的树枝上,还有一次在偃鼠饮水的河边,其余的周围不过是荒草瓦砾罢了”,许由答道。块直于是把影和罔两的讨论以及尧的话讲说了一遍,并向许由请教:“影的疑惑也是我的困惑,我走了很远的路才来到这里,既然见不到元真,那就请先生为我讲解道理吧。”许由说:“尧告诉我他已经找到了继承天子之位的人,并且让他的儿子避居到外地去了。而你虽然急着上山,刚刚在山脚却停下来避让挑着柴的老樵夫,还帮他收拾好掉落的薪柴。是什么绑着你们手脚这样做或者不这样做呢?那也许就是你们所能够仰仗的吧!”

    有一次,许由遇见了元真,说:“我还是没有办法把从您这里知道的完整地讲给块直啊!听说他离开姑射山后就到孔、孟的门人那里听讲去了。”元真说:“这又有什么不好呢?我看到块直还缺一颗牙齿没有长全,他带着疑问走了遥远的路,得到了你和尧的教导,又到孔、孟的门人那里听讲,这不是刚刚好吗?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等到他再换一副整齐牙齿的时候也许就会遇到我了。”

    后记

    回家后说给读高中的女儿听,她说高考作文写成这样就完蛋了。

  • 一件平常的小事

    |

    十月的一个早晨,我骑着电瓶车去上班。路上下起了毛毛细雨,倒无需打伞,却总也有些不舒适。

    路上,我在想一些无关的事情,思绪飞的有些远。在一个路口刚好亮起红灯,我自然停了下来。然后便看到身边几辆电瓶车直接闯灯直行了。不由稍感惊异:虽然是丁字路口无交叉一侧的直行路段上,但一般也没有这么多人闯红灯。这时,我才收回思绪,意识到“哦,下雨了”。这时身边一辆电瓶车也停了下来,可是紧接着又有几辆直接前行了,身边停车的小伙子犹豫了一下,终于又起步直接走了。

    我被触动了一下,一般人们不会闯红灯,但由于下小雨,又是影响不大的路口,所以很多人做出了不同的选择。那位年轻人则是受其他人的影响更多些,而我自己由于思绪放在了周边环境之外,所以也更加脱离了环境的影响。人们会因为环境的变化或其他人的做法而做出与一般情况下基于自身理性认知相背离的行为。这一点并没有什么值得非议的地方,毕竟适应环境本就是生物能够生存、进化的基本动因,生物基因正是通过不断改变自己来适应环境从而存续下来的。一个人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群体也不免会有一种孤立感,对自己和其他人都会有一种不舒适的感觉。如此说来,似乎生物本能已经把我们交付给环境与群体了,不需要单独地进行反思,只需要“跟着感觉走”,随波逐流就可以了。

    但再多想一些,人与其他生物毕竟是有一点区别的,这一点区别可能就在于人认为自己与其他生物有点区别。这种对自我的期许便让人在依本能行事之外多了“是否应该”的问题。人认为自己的行为选择除了遵从于外部环境还要有一个自主的思考,使之能够符合自我的认知。这个自我的独立思考并不是要我们一定做出特立独行的选择,大多时候可能我们思虑过后仍然选择与环境相适应、与他人相同的行为。但这个自主思考的过程仍然是有价值的,其与依循本能不加思索地顺应环境有本质地区别。这种差异通过对一个问题的回答就可以体现出来:“为什么这样做?”是“别人都这样”还是“我认为要这样”,不同的答案明确地展示了这个行为选择是否“在我”。

    由此引申,可以很自然地进一步探讨“义”与“利”的差别、“应然”的问题等,却不想再展开了。其实我路上遇到的骑车的人可能有一些是“自主思考”过的,反倒是我并没有多想,不过当时确实是遵循了自我的认知,只是相对忽略了外在的环境。事情本身只是个引子,我由此发散了开去。

    在《论语》中有“君子和而不同”的教诲,以前一直没有很好的理解,今知当诚然如此。怀特海在《科学与现代世界》中写道“人类需要邻人有足够的相似处,以便互相理解;具有足够的相异处,以便激起注意;具有足够的伟大处,以便引发羡慕”,读来让人感动。

  • 《哆啦A梦》——雪精灵

    |

    有时陪儿子看《哆啦A梦》。最近看了一集“雪精灵”,作者做出了一个有意思的设定,似乎在试着接触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存在的权力人的自由

    故事总体上是这样的:哆啦A梦拿出了一种道具:精灵手镯,摩擦它并念出精灵的名字,同时附近又存在相应的元素,那么会召唤出对应的精灵。当附近对应的元素消失时,精灵也会消失。但是这里还有一个与之形成循环的设定:精灵具备放大甚至产生对应元素的能力。

    一个寒冷的冬日里哆啦A梦和大雄召唤出了火精灵取暖,但是火精灵要采取的方式是点燃房间和衣物(大致如此吧),恰好在此之前妈妈关闭了厨房的火源,于是火精灵消失了,避免了一场大祸。大雄走在街上,天上飘起了雪花,大雄无意中摩挲手镯说了“雪”字,然后“雪精灵”出现了——一个漂亮的女孩子。她认为自己是因为大雄的喜欢而出现的,大雄见到一个对自己十分友爱的漂亮女孩,当然也表现得十分高兴和喜欢。于是他们在漫天大雪中尽情玩耍,期间雪精灵教训了要找茬大雄的胖虎和小夫,也因为阻止大雄邀请静香一起玩耍而把静香埋成了雪雕。

    雪精灵因大雄而存在,并对自身的存在状态产生了认同,她的生存对自己产生了意义,于是她当然想一直存在下去:普天大雪,阻止春天的到来。

    这几乎是十分自然的发展,当生活中有所美好,那首先要保证自身的存在。站在未知的情境中,对此无可指责。《易经》“乾”卦的卦辞“元。亨。利。贞。”,《文言传》解释“元者,善之长也”,存在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前提,追求存在实难非议。但在更广泛的视角上,处处雪灾,天寒地冻。如果真如雪精灵所愿,那么甚至春天永远无期。

    个体的存在和群体的利益,到底天平的支点在哪里?为了个体的生存而损害群体的利益和为了群体的利益消灭个体究竟哪个更道德?或者说更不道德?人究竟有怎样的自由?人的自由的界限在哪里?古希腊从“能够就是应该”推导出的“强权即是公理”真的已经被取缔了吗?对于“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又应该怎么评价呢?火精灵只出现了很短的时间,没有把他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展现出来,所以他的消失只是避免了一场火灾,而雪精灵却让人感受到了取舍之间的冲突。

    故事总是那么美好和令人感动,当晚大雄因为受寒发烧了,雪精灵进入了温暖的房间为大雄降温。第二天,大雄神清气爽,天气风和日暖,人们心情舒畅,雪已消融。

  • 认知的局限

    |

    有些零碎的思绪想要付诸文字,却总有一些力不从心的感觉。拖延多次也只有试着勉力为之。

    人用自己的感知来认知世界,这种认知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解读,甚至于是一种构建。但众所周知,人的感官是存在很大局限的,如:人看不到很大光谱范围内的光、人听不到很多频段的声音等等。

    于是,人们大力发展科技,应用工具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来认知世界。人类在宏观、微观等各个领域的感知水平都已经远远超过了自身直接的感知能力。但无疑通过各种科技造物而得到的观测结果与人直接的生物感官在体验上是截然不同的,于是人只能主动地更加强调对概念的理解,并基于概念来进行世界的认知(构建)。我们暂不对这种构建世界的方式进行评估,只说从准确性和范围等能力上,科技工具都已经远远超出了人自身的生物功能。例如;钟表指示了更准确的时间,尺子度量了更准确的距离,等等。这样一来人自身的感官对于人类在认知(构建)世界的过程中的作用就让位于科技造物了。

    那么人自身的作用就只剩下了理性(或者说知性)对概念的掌握,这是一种对接收到信息的判断力。但同生物感知能力一样,人的理性(知性)理解能力也是有局限的,例如:无法直观理解超过三位的空间构成,无法具体想象超越于时间的存在等等。具体来说,现代物理学都超出了人的直观理解能力。这时人的判断力来源的实质是对数学规律和自然规律相符合以及相关规律一致性的相信,然后基于数学公式来认知(构建)世界。而最终构建出的是一个人类无法直观理解的世界。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在概念形成、解释及更广域范围内的基于数学规律发展而出的判断力来说,人类都可能被超越。对于一个最终构建出的人无法直观理解的世界,人类本身可能也是无关紧要的。

    反过来说,人到底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是不是那个基于人的眼中局限的(甚至微不足道)的感官来构建的世界对于人的感知来说才是最直接的?或者那个符合人的理性(知性)理解范围的世界(大致呼应经典物理学范畴)才是最能够呼应我们的理性认知能力的?此外的内容,人都只能基于对外在概念的相信来强加其上?在这一点上,确实要感谢科学构建中可证伪性的要求。

  • 随笔-好奇

    |

    认知展开的前提

    人的认知本身往往是在后的,这样一来生物学、心理学方面的发展,对认知就产生了就近的威胁。但于人来说,总需要有一些“在前”的什么,以作为人的生存活动开展的前提。这里不涉及超越性,而只着眼于人的活动展开。要找到“在前”的什么,那么这种“什么”就必然表现出一种不确定,因为如果其表现出确定性,那其往往取决于其确定展现前的某些其他东西,那这“什么”就不足够具备“在前”的条件。但这种不确定性应该是这“在前”的“什么”的展现,而不应是其本身。

    对遭遇的期待

    人对自身的遭遇都会有所期待:或者期待其到来,或者期待其不到来(这可能表现为一种抗拒,但其实质仍是一种期待),或者期待其快点成为过往(可能在未到来前就期待其成为过往)。这种期待对于遭遇的发生是“在前”的,但对于遭遇的形成仍然不是在前的,而是在后的。

    好奇

    这种期待之所以会出现,其实质是一种对遭遇的好奇,由好奇引发了思考,这便出现了期待。这种好奇虽然导致了对遭遇的期待,但其本质并不依赖于遭遇的提出,它是固在的,也不仅表现在与遭遇相关的期待上,其可以对任何实在或不实在的“什么”以一种飘忽的状态表现出来,或不表现出来。因此可以免于必依赖于“什么”的伤害。
    好奇为一种“在前”的因素,必是不彻底的,但也确有一些趣味。

  • 观影《姜子牙》意象

    |
    • 小九出场,忘记了自己的过往,要寻找家乡:人都迷失了自己的来处,一生都在寻找归途。

    • 姜子牙追寻小九离开北海(跨出北海边界):人的理性为追寻真理而打破神的限制,踏上与神决绝之路。

    • 幽都山封神的纣王:人放弃自身理性和人性尊严,只留有欲望混乱的神化物。(神化物并非必然混乱,充满欲望,但可以如此)

    • 小九与九尾通过宿命所相连:人与混乱、无理性的(妖狐)宿命相连(九尾打破归墟后,亲口说出了这点),人自身包含非理性的一面,人也从无理性中获取(情绪化的)力量.

    • 天尊告诉姜子牙作为至善之人,当年要其斩九尾,斩的不是恶,而是善;天尊强调“这是对人间最好的安排”:神性与人性的差别,善恶是基于人性的价值,神性并无善恶。神对人间的安排并不拘泥于人的善恶价值,是基于神性的安排,体现了神性与人性的冲突。作为至善之人的姜子牙能够为了“对人间最好的安排”而斩杀无辜的小九,便是放弃了基于人性的善,而成为纯粹的神。

    • 归墟通道处的湖边芦苇飘荡的田园风光:家乡的象征。

    • 姜子牙变身打断宿命锁:人与神彻底决裂,抛弃神性(羽衣),而彻底以人的身份挺立(筚路蓝缕人类开拓者形象),人性的光辉得以展现,拥有了决定命运,打破宿命的能力。

    • 登上神界,画外音“太公在此,诸神回避”:当人的理性彻底觉醒,人以之认知世界,建立基于人性的价值观,神就必须避让,不能主导人的认知。

    • 十二金尊戴面具僵化的形象:神没有基于人性的价值取向、情绪,只表现出一种僵化的符号象征。每个金尊头上的花枝代表什么?自然化身?

    • 姜子牙断天梯有金尊喊“人间再无庇护”:断绝人对神的依赖,必须自身肩负起人间的一切责任,人不再依赖神,则神就无法主导人,人间再无庇护,人间也就再不被神“最好的安排”,人为自己负责,人性体现出无比的尊严。

  • 观影《姜子牙》——一曲人的理性觉醒与人性尊严的颂歌

    |

    《姜子牙》是继《哪吒》之后倍受期待与关注的一部动画电影。但与《哪吒》欢乐有趣的风格不同,在这部电影中采用深沉的风格探讨了关于人的理性与高悬于人之上的神性之间的冲突的沉重话题,并最终在主角姜子牙身上体现了人类理性的觉醒,并展现了人性尊严的无限光辉。
    电影开始于封神之战后,姜子牙奉师命斩杀惑乱天下的九尾妖狐,这里交代了九尾妖狐的幻术能够惑乱人心,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提示,稍后我们再进一步讨论。姜子牙在似真似幻中看到九尾体内另有一人,如果直接斩杀九尾则这无辜之人也必被殃及,因此手下留情,只斩了九尾肉身而逃了元神。姜子牙询问天尊,天尊说姜子牙受妖狐蛊惑,罚其去除众神之长的神位于北海思过。这里姜子牙第一次经历了自身理性与高高在上的神性的冲突:自身理性认为会牺牲无辜者,但天尊指示“是幻术”,应予以排除。
    姜子牙开始了北海十年的苦修,此时姜子牙应该更相信天尊的指示,但却始终无法完全抹杀自身的理性,因此也无法重归神位。人的理性一旦觉醒,便再也无法被彻底泯灭。电影中北海是封神大战的战场遗址,其荒凉寒冷的环境无疑体现了大战造成的创伤,酒馆中怪诞的怪物在逗趣之余,也体现了生命所受到的伤害,但几个孩子无疑体现着生命的希望。姜子牙以战胜者的身份却受罚于禁闭战败者的北海,其所遭遇的心理挫折无疑是加倍的。而他只要放弃理性的质疑,服从于神的安排,就立刻可以恢复众神之长的“尊位”,但姜子牙却始终无法放弃自身的理性。
    十年后,当姜子牙遇到一个新来者小九的时候,终于走上了一条远离神性和人性崛起的不归之路。小九是突然出现在北海的酒馆里的,姜子牙一眼就认出,这正是十年前在九尾妖狐体内看到的无辜女孩,也正是天尊所指的自己看到的幻象,姜子牙当然要弄清事情的真相,而女孩小九也迷失了自己的来历,而提出要到自己梦中的家乡,一个长有黑色花朵的地方——幽都山。这里提到了人类的另一个永恒的谜题:来历与归乡。
    在经过长途跋涉,阅尽大地与生命的创伤,他们终于抵达了幽都山。但这里却并没有小九的阿父,有的只是已封神的纣王与重塑了肉身的九尾妖狐,小九的身份终于被揭开,她就是那个原本要嫁给纣王的女孩-苏妲己,她被天尊用宿命锁与九尾妖狐锁在一起,同生共死。这也解释了她为什么它会长有狐耳,并因此被排斥、追杀。注意,这是一件十分具有象征意义的表述,人类与妖狐通过宿命锁锁在一起,同生共死,而九尾最大的能力便是幻术惑乱天下,因此人类非理性的混乱便有了出处和其必然。在纣王身上,我们看到的正是一个放弃了人的理性和尊严,只剩下混乱的欲望,依凭封神的身份活着的神化物。
    姜子牙再次问疑于天尊,而天尊终于讲出了神性的根本:姜子牙作为至善之人,要进位众神之长,要斩去的正是他心中的善。神并无人的善恶价值,所作所为只是要安平天下罢了。这时姜子牙发出了人性的宣言:一人如朝雪,众生如沧海,并无不同。从此姜子牙走上了与神性彻底决裂之路。
    天尊指示了小九解脱的办法:进入归墟转世重生。于是姜子牙带着小九在九尾的追杀下走向了归墟。在归墟入口处,申公豹毅然舍身,让人赞叹。靠近归墟,电影展现出了一幅湖边芦苇的田园景象,这无疑正回应了小九回家的期盼。小九问:神仙不会骗人吧?姜子牙答:我不会骗你。这里姜子牙回避了神仙的身份,而以自己的名义给出了保证,这说明了姜子牙内心对神性的质疑与对自己人格的确定。
    当小九进入归墟,九尾妖狐赶来后,故事再一次发生了转折,没有什么转世重生。打破的归墟,冒出了大量被封印的狐族的魂魄,九尾汇集妖魂,向神界发起了攻击,而小九仍然被宿命裹挟其中,姜子牙竭力救援而不得,这时姜子牙终于彻底抛弃了神性,他去除了那身世外的羽衣,须发皆白,衣衫破碎,正是一幅筚路蓝缕的人类开拓者的形象,他也因此获得了能够打破宿命的力量。但人力有时而穷,最终他未能救回小九。
    然后,电影进入了最后的高潮,当天界宣称九尾伏诛,姜子牙当复归众神之长时,姜子牙却已彻底放弃了神性,而以人的形象挺立起来,说出了“做自己的神”的壮语。当他登上神界,天尊与十二仙尊面前响起“太公在此,诸神退避”的话外音时,这句传诵千古的话语有了全新的诠释。
    天界仙尊始终没有面目,言语平稳,十二仙尊带上了隔绝仙凡的面具只是天界的象征,无论出身亦已无关联。只有姜子牙作为一个人而挺立着。姜子牙最终毁弃了天梯,这里当然又是一个象征味十足的事件:在神话故事中,从来只有人需要天梯才能登天,而神却从不需要天梯才能下到人间,那么姜子牙毁去的正是人对神的向往和依赖。电影中,有仙神问“毁掉天梯,人间再得不到神的庇佑”,是的,姜子牙毁掉的正是人对神的依赖,要立起的正是人性自身的光辉。当人用理性替代对神的依赖,神便再无法支配人。
    电影的最后,讲故事者和传言说姜子牙受到了师祖的帮助,惩罚了天尊,这可能是为了满足人类对最终正义的期盼吧,也可能正是在说人性已不再对天尊(神性)唯命是从,而可以对其进行基于人性的价值评判了吧。

  • 随笔——意义与认知

    |

    所有的意义问题都来自于人自己的主观意识的认知,即便是自然科学中的客观存在和规律,其“客观”二字便正是相对于人的主观认知来说的,恰足以说明其无法脱离人的主观认知。因此哲学上有大量对自我意识的思考及基于此出发的讨论。但人的认知和意识的本源是什么?本质是什么?它可靠吗?除了直接将其归结于超越界,我们发现这个问题无法得到满意的答案,否则这个世界的所有差异不应存在。这样一来的问题就是人类的一切价值观、成就、道德、定理、规律全部都建立在一片流沙之上。除了神学为之“找到”了一片绝对坚固的地基之外,难以再有其他根基。但这片根基的唯一来源只能是“我相信”,这和人的意识和认知是不相容的。说“我相信”本质上就是让人放弃从认知到“我知道”的过程。
    于是,我们反过来思考问题的来源:所谓的意义问题应该是来源于人自己建立主观认知的需要。人产生一种自我意识,并由此建立认知体系,从而满足自我的一种价值感。因此意义的问题便产生了,纷争也就出现了。那么应该怎样对待自我的价值?
    这几乎瓦解了自我意识与自由意志,而现代生物科学的研究则全面瓦解了它们,人们没有发现生物信号刺激与反应及随机之外的东西。通过对大脑的研究,研究人员比被研究者自身更早取得了其决策的结果。而对脑裂者研究结果发现负责叙事的半脑对完全不了解的另半脑的行为给出了意义层面的解释——是的,“意义”出现了。这可能给出了意义问题的真相:意义出于自我意识的认知的需要,而这种自我与自由的肯定其实来源于进化的生存选择所产生的生物基因结构。人的自我与自由被解析掉了。
    人不再具备这种自我与自由层面的价值时,人工智能凭借其在数据处理方面的优势来取代人类几乎成为了一种必然。

    后记

    对前面所说的生物学实验的一种反思:在实验中,被实验者头上贴着电极,两手各拿一个按钮,当被实验者按下按钮时,检测人员更早得到了结果。让我们进一步设想:如果一位实验者在实验开始时暗自决定在100秒后按下按钮,并在后续实验中依此进行,那么实际上在100秒时被实验者开始反应,并且按钮在100.5秒时被按下,实验者于100.1秒时“预知”了结果,那么在实验开始时被实验者是否有自由意志?在100秒的时刻上,被实验者开始反应时是否有自由意志?
    意义只是出于人的认知需要,并无其他可靠的来源。但是,是否正是这种认知对于意义的需求、对于自我价值的期许造就了人本身的特殊地位?

  • 读书随笔——“存在三书”

    |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重新评估一切价值

    在书中尼采递进式反复强调着自己的观点:神已经死了,我们必须重新衡量一切价值。尼采以其出身宗教家庭的背景认为以宗教为基石延伸发展出的整个社会道德、价值体系向表面化滑落,并不能真正指引人的发展,因此认为每个人要为自己的存在负责,找到自己在存在上的根源,重新构建世间的一切价值体系。

    超人是大地的意义

    尼采在书中否定一切现有的道德、价值体系,为了对抗依由“”这超越者为基石所构建的体系,他提出了“超人”的概念,“超人是大地的意义”。那么现实中的人的意义就只能是作为培育出“超人”的土壤,这无疑是对所有人最大的蔑视。不过考虑到他所要对抗的体系,似乎也只能提出这样一个同样超越于人的概念。

    骆驼、狮子和婴孩

    查拉图斯特拉在花斑母牛镇提出了人的精神的三种变化:“骆驼”、“狮子”和“婴孩”。

    • 骆驼是听从外部的指示,要我做什么,但最终走到了荒芜的沙漠。
    • 狮子是从荒芜中转变发展出来,精神上的狮子状态具有主动性,出发点是我要做什么。
    • 婴孩是一个全新的生命,精神上的婴孩是基于全新的价值检视、评估来构建出的存在体现。

    小结

    书中对各种现存的社会道德、价值标准逐一进行了批判,其具体的内涵于我而言并不能一一厘清,不过其要求人度过当前的阶段,进一步走到超人的阶段大致的思路是清晰的。而一再重复提及的查拉图斯特拉在花斑母牛镇所提出的骆驼狮子婴孩三种精神发展阶段确实精彩绝伦。

    《存在与时间》

    海德格尔秉持德国哲学家一贯的极为严谨的逻辑来构建自己的体系,为了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海氏必然需要对一些已有词汇来特定化规定其含义,并需要发明一批词汇以准确界定其表达。于我而言很难全面、准确地掌握其全文主旨,甚至对于其用词的准确含义不能准确理会。其用词极多,如:存在、此在、存在者、存在论、生存、生存论、在世、在世界中、共在、上手、照面、操心、操劳、操持、展开、开发、情绪等等。
    不过从其大略和部分细节角度上学习一些内容还是感到受益良多。

    此在

    此在”可以说是书中一个十分核心的观点,他是一切存在问题提出者,是揭示存在的优先着手处。此在对存在的感受依循时间的演绎,并且本身也是一种时间性的存在者,因此从时间性上就可能有几乎找到与存在的关联。存在问题由此在提出,因此其答案也必然在此在的层次上才有揭示的可能与意义。

    时间性

    海氏提出现在是过去的将来,所有的现在时刻都是将来的到时。这一点清楚地揭示了其认为此在必须在时间上进行筹划的观点。而死亡是此在在时间性演绎上不可避免地节点,此在的存在必将撞在死亡上,因此此在在时间性的谋划需要直至死亡(并且应该是超出死亡的时刻,这样才会撞在死亡上)。因此,此在的本真存在被定义为此在面向将来直至死亡的筹划,并忠实地对其筹划进行演绎。所以也就可以真正了解“人是走向死亡的存在者”这句话的涵义。当然,此在可能沉沦在世,这就是另一种情况了。

    小结

    书中论述及其丰富、严谨,个人所理解、掌握的甚少,不过终觉有所受益不浅。另外,对于此在的概念,如果我们不纠结于作者在哲学上表述的严谨性和态度的出发点,可以直接理解为存在的人,或者一个人就可以了,反而可以把这个专词作为一种状态限定来领会,可以体现其本真存在,也可能向沉沦在世展开。

    《存在与虚无》

    作为法国哲学家萨特,其书中却体现的是德式的严格罗辑体系。书中开头就对现象学意识反省意识存在虚无等及其关系进行了说明和论述,总体而言十分精彩。不过这本书我并没有读完,主要的感受是在在书的前几个章节中没有看到对应然的论述,虽然对于存在先于虚无、反省意识、存在先于本质、意识制造虚无、他人即地狱等进行了缜密的说明,但读起来还是获得感不足。

    附记

    距离读这几本书已经一年时间了,很遗憾《存在与虚无》还是没能看下去,不过最近读到有学者介绍了萨特的哲学系统,自己只基于前面几个章节的理解偏差很大。萨特正是强调人要负起完全的责任,他继尼采之后说“上帝死了”,然后是“我们的责任更重了”。最近网上看到一位哲学教授的一篇演讲,其中对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提出批评,指出“本质先于存在”,所以当代年轻人应该秉承内在本质,努力奋斗,而不能偷懒放纵。我对这位教授的主张是赞同的,不过其对萨特的解释似乎片面了,萨特说“存在先于本质”当是指我们并不被任何先决的本质所限定,而有完全的自由来选择自己的存在,从而形成自己的本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负起完全的责任。各位哲学家通过构建自己的系统都希望解决给人生赋予意义、道德、价值,只是所采用的路径和方法不同。

  • 《三体》人物随笔(续)

    |

    《黑暗森林》中的罗辑则自带各种文学主人公的特质。在书中随形势的演化而把自我开展出来,逐步成长,完成了其命定者(主角)的任务:完成黑暗森林威慑,把人类从几乎灭绝的情境中解救出来(至少在第二部中)。在《死神永生》中,他已经成长为一名真正的智者。
    罗辑是一位成长型的人物,其最终的形态在《死神永生》中人类和太阳系毁灭前被展现了一个窗口。这是一个初始设定为古龙笔下的“浪子”而又经历了金庸描述中的成长过程的人物。与其相比,章北海在出场时的身份背景更符合金庸的风格,但他从出场到谢幕则从来没有任何改变。关于他的叙事则在他死亡时结束了,后文中再没有出现过这个名字,但他对自我理念的自我践行(甚至是犯罪式的)则成为了人类文明在宇宙尺度上展开的重要拐点。归零者广播中出现人类语言的结果始于他对失败主义的理性认同,始自其对有所为的坚定,始自他策划、实施的逃亡,甚至与其谋杀有所关联。
    书中对罗辑和章北海都有几个定格场景的描写,罗辑在自掘的坟墓前拔枪与三体对峙时无疑是其最高光的时刻,即便他在后续的几次出场中表现出了更高超的境界,但绝不能与此相比。章北海在充满阳光的午后与行将去世的父亲对视时,那种悲凉沁入了骨髓。也许,正是在那一刻他从人类那无比沉重的未来中,承负了自己那同样沉重的使命。
    罗辑让地球人类的数十亿人口免于灭亡百年,几代人得以终老。章北海让数百人在宇宙中传承了人类文明百亿年。罗辑随情势而成长,章北海始终在践行自我的认知。罗辑是文学中天生的主角,章北海绝非社会意义上的好人,注定被忽视。这两人恰是最适合被放在一起来进行领会的。
    章北海逃亡之路上策划谋杀攻击失败,行将死亡时的安然为其一生的行为做出了注解。而最终由一艘反击的太空舰得以存续,则体现了作者对于未来宇宙中的人类文明传承者的最大悲悯与最深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