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随笔(二)

生命的价值

人们都认为人类生命价值高于其他物种,但这种区分和不同国家、不同地位的人群间生命价值的区别是否有根本的不同?宗教说灵魂(从神那里得到)赋予人类价值,哲学家说人的自由意志(心理感受),但进化论和生物学研究的结果并不支持这些观点。当代很多人仍然坚持相信神创论实际是为了呼应自己的认知要求,愿意相信
当代心理学、生物学对人与动物的感受、反应、情绪等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没有得到支持人类独特的心灵和自我意识的证据。

语言的作用

现今人类胜过古人的地方在于合作的规模与深度远超过往,但如蜂群等大规模合作的生物群体并没有在进化链上占据优势。研究者认为语言可能是智人崛起的关键因素。
谈到语言有些可以扩展补充的内容:古代人们对语言和表达的重视程度让我们感到惊异。人的言语表达应该符合理性。在《易经》的《文言传》中,“子曰:‘…修辞立其诚…’”,要修饰言辞来建立自己的真诚。《系词传》中“言辞,君子之枢机”,言语表达可不慎乎?

意义之网

人类具有理性,因此对观察到的对象及其发展变化的感受要符合理性的期待,这就是“意义”的含义——符合理性的理解。为了编织好这张意义之网,人们用超越界来作为一切的来源与归宿。人类具有反省的能力,所以当然会试图赋予自我的生命以意义,这就产生了独特的属于人类的生命价值——灵魂或自由意志。人类编织的意义之网中的内容大多来自宗教和歌剧,这张网因人类的理性需求而成,当然不会十分缜密、健壮,但却在根本上颠扑不破。这张网不断被剪破,但却因其被人类本身需求而不断被重新编织。即使,毕竟,其依据和内容充斥着大量矛盾和对立。
人类更多根据宗教和歌剧来编织意义之网而不是现实,这也是很有意思的内容。可能是因为现实与个人的理性诉求之间那不可调和的差异吧?加缪把这定义为了“荒谬”(并以此出发建立了整体的结构,进行了精彩的推演,并且最终以“荒谬”为根基构建了人生的意义:我的反抗我的自由我的热情)。而宗教和歌剧本身就是出于适应我们的理性而创立的,宗教中把最根源的地方归结为理性不可到达的“神”,作为理性理解的根基。而古希腊悲剧中也充满了人生中不可调和的矛盾和冲突,创作者把这归结为“命运”,人们的理性相对现实的“荒谬”更容易接受歌剧中的“命运”吧,毕竟于后者我们只是观众。
其实人们的理性更多还是从自身的现实感受中来进行理解,所谓来源于宗教和歌剧很多时候还是作为一种根源和长期的积累吧,似乎也是作者的一种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