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件平常的小事

    |

    十月的一个早晨,我骑着电瓶车去上班。路上下起了毛毛细雨,倒无需打伞,却总也有些不舒适。

    路上,我在想一些无关的事情,思绪飞的有些远。在一个路口刚好亮起红灯,我自然停了下来。然后便看到身边几辆电瓶车直接闯灯直行了。不由稍感惊异:虽然是丁字路口无交叉一侧的直行路段上,但一般也没有这么多人闯红灯。这时,我才收回思绪,意识到“哦,下雨了”。这时身边一辆电瓶车也停了下来,可是紧接着又有几辆直接前行了,身边停车的小伙子犹豫了一下,终于又起步直接走了。

    我被触动了一下,一般人们不会闯红灯,但由于下小雨,又是影响不大的路口,所以很多人做出了不同的选择。那位年轻人则是受其他人的影响更多些,而我自己由于思绪放在了周边环境之外,所以也更加脱离了环境的影响。人们会因为环境的变化或其他人的做法而做出与一般情况下基于自身理性认知相背离的行为。这一点并没有什么值得非议的地方,毕竟适应环境本就是生物能够生存、进化的基本动因,生物基因正是通过不断改变自己来适应环境从而存续下来的。一个人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群体也不免会有一种孤立感,对自己和其他人都会有一种不舒适的感觉。如此说来,似乎生物本能已经把我们交付给环境与群体了,不需要单独地进行反思,只需要“跟着感觉走”,随波逐流就可以了。

    但再多想一些,人与其他生物毕竟是有一点区别的,这一点区别可能就在于人认为自己与其他生物有点区别。这种对自我的期许便让人在依本能行事之外多了“是否应该”的问题。人认为自己的行为选择除了遵从于外部环境还要有一个自主的思考,使之能够符合自我的认知。这个自我的独立思考并不是要我们一定做出特立独行的选择,大多时候可能我们思虑过后仍然选择与环境相适应、与他人相同的行为。但这个自主思考的过程仍然是有价值的,其与依循本能不加思索地顺应环境有本质地区别。这种差异通过对一个问题的回答就可以体现出来:“为什么这样做?”是“别人都这样”还是“我认为要这样”,不同的答案明确地展示了这个行为选择是否“在我”。

    由此引申,可以很自然地进一步探讨“义”与“利”的差别、“应然”的问题等,却不想再展开了。其实我路上遇到的骑车的人可能有一些是“自主思考”过的,反倒是我并没有多想,不过当时确实是遵循了自我的认知,只是相对忽略了外在的环境。事情本身只是个引子,我由此发散了开去。

    在《论语》中有“君子和而不同”的教诲,以前一直没有很好的理解,今知当诚然如此。怀特海在《科学与现代世界》中写道“人类需要邻人有足够的相似处,以便互相理解;具有足够的相异处,以便激起注意;具有足够的伟大处,以便引发羡慕”,读来让人感动。